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异位内膜致输尿管相关症状的疾病,发病机制与经血逆流种植等学说相关,有尿路相关症状如腰痛、血尿、梗阻表现及月经相关表现如痛经,影像学中超声初步观察,CT、MRI辅助,腹腔镜是诊断金标准,治疗以手术为主,育龄女性需关注生育影响及术后监测,孕期发现需监测病情及制定个体化方案保障母婴安全。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至输尿管部位,因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引发输尿管相关症状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经血逆流种植、体腔上皮化生等学说相关,异位内膜在输尿管局部周期性生长、出血,可导致输尿管结构及功能异常。
二、临床表现
1.尿路相关症状:患者可出现腰痛、血尿,若异位病灶导致输尿管梗阻,还会出现排尿困难、少尿等尿路梗阻表现。
2.月经相关表现:部分患者伴有痛经,且痛经程度可能随病情进展加重,月经周期中症状有周期性变化。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初步观察输尿管局部情况,发现是否存在异常回声等改变,但特异性有限。
CT及MRI检查: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输尿管异位内膜病灶的位置、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CT也可辅助评估输尿管形态及有无梗阻等情况。
2.腹腔镜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输尿管表面异位内膜病灶的形态、位置,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式
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切除输尿管部位的异位内膜病灶,恢复输尿管正常结构与功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龄女性,手术需兼顾保留生育功能的考量;对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需关注病情对生育的影响,手术可能对生殖系统有一定影响,术前需充分评估生育相关风险,术后需密切监测生殖功能恢复情况,备孕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警惕孕期病情可能的变化及对母婴的潜在影响。
2.孕期女性:若孕期发现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需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因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异位内膜病灶,若出现严重尿路梗阻等并发症,需综合评估母婴情况后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优先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