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预防需新生儿及未感染无免疫力成人按程序接种疫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分娩后要让新生儿尽早注射免疫球蛋白并按规定接种疫苗来阻断母婴传播,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私人物品、确保输血及血制品安全以避免血液传播,注意日常接触卫生,高危人群定期检测乙肝五项,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孕妇孕期筛查,儿童严格按程序接种,既往有乙肝病毒感染史者定期复查遵医嘱管理。
一、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剂和第三剂;对于成人中未感染过乙肝且无免疫力者,也需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抵御乙肝病毒感染。
二、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应避免新生儿接触母血、羊水等,新生儿出生后需尽快(最好在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规定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三、避免血液传播
1.不共用私人物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私人物品,防止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感染乙肝病毒。
2.安全输血及血制品:确保输血和血制品输注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血液及血制品。
四、注意日常生活接触
乙肝一般不会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日常接触途径传播,但仍需注意个人卫生,如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造成皮肤破损的物品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感染风险。
五、定期检测与健康管理
1.高危人群监测: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乙肝患者家属等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乙肝五项,了解自身免疫状态,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2.乙肝病毒携带者管理:对于已感染乙肝病毒但未发病的携带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应进行乙肝筛查,若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需按照母婴阻断流程进行处理,确保新生儿得到有效保护。
儿童:严格按照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保障儿童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有既往病史者:既往有乙肝病毒感染史的人群需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肝功能等指标变化,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