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真菌毛囊炎由马拉色菌等引起,病原菌在高温潮湿及皮脂多环境易繁殖,多汗、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等为诱因,皮疹表现为毛囊性丘疹脓疱好发皮脂腺丰富部位伴瘙痒,可通过真菌镜检和培养诊断,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预防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高温潮湿和滥用药物,儿童要避免滥用抗真菌药发病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孕妇用药需谨慎选影响小方式,免疫力低下人群要治基础病遵抗真菌方案密切观察病情。
一、定义
孢子真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等孢子真菌引起的毛囊炎症性皮肤病,马拉色菌在人体皮脂丰富部位易大量繁殖引发病变。
二、病因
1.病原菌因素:主要病原菌为马拉色菌,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易繁殖,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时更利于其生长。2.诱因因素:多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等可破坏皮肤微生态平衡,增加发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1.皮疹特点:表现为毛囊性丘疹、脓疱,直径1-4mm,周边有红晕,好发于胸背部、颈、肩等皮脂腺丰富部位。2.症状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四、诊断
1.真菌镜检:取皮损处鳞屑或脓疱进行镜检,若发现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可辅助诊断。2.真菌培养:通过培养鉴定病原菌种类,明确致病菌种。
五、治疗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外用酮康唑洗剂等抗真菌外用药,病情严重者可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
六、预防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换衣物,尤其运动后及时清洁皮肤。2.生活方式: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环境,减少高脂高糖饮食摄入,降低皮肤油脂分泌。3.药物使用:避免滥用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应避免自行滥用抗真菌药物,若发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且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案,注重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2.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应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局部外用相对安全的抗真菌制剂,并在医生专业评估下进行治疗。3.免疫力低下人群:此类人群发病后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提升免疫力,同时严格遵循抗真菌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