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含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癌前病变分三级CIN1多可自然消退CIN2、CIN3有进展潜能主要因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性生活过早等为危险因素多数无症状部分有阴道异常出血等表现诊断靠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CIN1HPV阴性定期随访阳性物理治疗CIN2、CIN3用宫颈锥切术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育龄女性重视HPV筛查免疫低下者加强监测妊娠期综合评估病变程度及孕周处理。
一、定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由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组成。
二、分类
分为CIN1、CIN2、CIN3。其中CIN1多可自然消退;CIN2、CIN3具有进展为浸润癌的潜能。
三、病因
主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相关,此外,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免疫功能低下(如HIV感染者)等为相关危险因素。
四、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如性交后出血、绝经后出血)、白带增多等表现。
五、诊断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如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可初步筛查宫颈上皮异常。
2.HPV检测:高危型HPV阳性提示有CIN发生风险。
3.阴道镜检查:观察宫颈病变形态,定位可疑病变部位。
4.宫颈活组织检查:为确诊CIN的金标准,通过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程度。
六、治疗方式
CIN1:若HPV阴性可定期随访观察;HPV阳性者可行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
CIN2、CIN3:多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包括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CKC)。
七、随访监测
治疗后需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监测病变复发及进展情况,一般建议治疗后3-6个月首次复查,之后根据情况延长复查间隔。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需重视HPV筛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更易发生CIN及病变进展,需加强监测频率及管理力度。
妊娠期女性:发现CIN需综合评估病变程度及孕周,避免过度治疗影响妊娠,必要时待产后再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