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致脑组织缺血软化的特殊类型脑梗塞,症状多样,有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中老年人易患且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风险高,老年人及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人群需重视相关症状并及时就医检查
纯运动性轻偏瘫:较为常见,表现为一侧面部、上肢及下肢无力,不伴有感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语言障碍等。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单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拿东西费力等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内囊、脑桥、大脑皮质下或脑辐射管处的腔隙性梗塞。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这与中老年人血管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发生率高相关;从生活方式看,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高,进而更易出现该症状。
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仅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可累及面部、上肢、下肢及躯干。病变部位多在丘脑腹后核、内囊后肢、放射冠后部等。年龄方面,同样以中老年人居多,生活方式不良者更易触发此症状出现。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轻偏瘫伴有共济失调,以步态不稳较为明显,也可伴有肢体动作不协调等。常见于脑桥基底部上1/3与下2/3交界处、内囊后肢及偏上处病变。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发病几率从而引发该症状表现。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构音不清、吞咽困难,一侧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如持物不稳、书写笨拙等。病灶多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前肢及放射冠处。中老年人易患,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
感觉运动性卒中: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随后出现轻偏瘫。先有偏身麻木等感觉症状,之后出现轻瘫。病变部位多在丘脑腹后核并累及内囊后肢。中老年人好发,不良生活方式会促使症状出现。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血管弹性下降等,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更应引起重视,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腔隙性脑梗塞;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就是腔隙性脑梗塞的高危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上述疑似症状,要尽快到医院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因为这类人群血管病变基础更重,病情变化可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