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感染手足口病有发热、口腔黏膜现疱疹或溃疡伴疼痛、手足臀部等出皮疹等症状,多数1-2周可自愈,少数免疫力低下者会有病情加重表现如神经受累或循环呼吸衰竭前期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等情况、C反应蛋白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病原学可发现肠道病毒,有基础疾病者需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老年人要保证充足休息加强营养支持,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他人,感染期间要避免劳累保证睡眠、饮食清淡易消化并做好隔离措施。
一、症状表现
大人感染手足口病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部分免疫力较低者可能出现高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伴有明显疼痛,影响进食;手部、足部、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常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二、病程进展
多数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病程相对较短,一般1~2周可自愈。但少数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如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且持续不退)、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或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冰凉等循环、呼吸衰竭前期表现,此时需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升高。
C反应蛋白: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
病原学检查:通过核酸检测等方法可发现肠道病毒EV71或柯萨奇病毒等病原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基础疾病者:如本身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感染手足口病后可能使基础疾病加重,需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如血糖、心率、血压等,遵循基础疾病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应注意保证充足休息,加强营养支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促进身体恢复。
女性:感染期间需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换洗衣物等,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家人,尤其是家中有儿童的情况,因为儿童对该病毒抵抗力较弱,易被感染。
生活方式方面:感染期间应避免劳累,保证每日7~8小时充足睡眠;饮食上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腔疼痛;同时要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