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是人体受乙肝表面抗原刺激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可中和病毒感染力,其阳性是机体具乙肝免疫力标志,接种疫苗成功或既往感染恢复等可致阳性,阴性可能未接种、接种未产生足够抗体或处感染急性期等,检测用血清学手段,不同人群有相应情况需关注。
一、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定义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受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属于保护性抗体,能够中和乙肝病毒的感染力,阻止乙肝病毒感染人体细胞,从而保护机体免受乙肝病毒侵袭。
二、临床意义
1.判断免疫力状态
hbsAB阳性是机体具有乙肝免疫力的重要标志。若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阳性结果,提示接种疫苗成功,机体已获得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若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并产生抗体的阳性结果,也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若hbsAB阴性,则可能存在未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后未产生足够抗体或处于乙肝病毒感染急性期等情况。
三、检测方法
通常通过血清学检测手段,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来检测血清中的hbsAB水平,以此判断机体是否存在乙肝抗体及抗体的浓度情况。
四、不同结果的含义
hbsAB阳性:
除上述接种疫苗成功或既往感染恢复的情况外,若曾接受过乙肝免疫球蛋白等被动免疫措施,也可能出现hbsAB阳性。
hbsAB阴性:
可能是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机体缺乏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也可能是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有效抗体应答;还可能是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等特殊情况,此时需结合乙肝其他相关指标进一步综合判断。
五、不同人群相关情况
新生儿:若母亲为乙肝患者,新生儿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之后通过检测hbsAB了解免疫接种效果,若hbsAB阴性则需按程序补种乙肝疫苗。
成年人:无乙肝感染风险且hbsAB阴性者,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刺激机体产生hbsAB以获得保护;有乙肝密切接触史等高危风险的成年人,除评估hbsAB情况外,还需综合其他乙肝指标判断是否需采取预防措施。
乙肝病史人群:既往患过乙肝的人群定期检测hbsAB,可了解自身免疫恢复及对乙肝的持续免疫力情况,若hbsAB从阴性转为阳性且维持一定水平,提示机体免疫功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