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烫伤后常见真菌感染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创面感染可出现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红肿加重疼痛加剧等表现,可通过真菌涂片检查(敏感性有限)和真菌培养(明确种类及药敏、耗时较长)诊断,预防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诊后要依真菌种类等采取抗真菌措施,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治疗方案并优先用非药物手段改善创面及监测情况。
一、皮肤烫伤后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皮肤烫伤后,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烫伤创面为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破损的皮肤屏障使真菌易于侵入并定植,其中白色念珠菌常因烫伤后局部潮湿等因素成为常见致病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后也可能继发真菌感染。
二、皮肤烫伤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烫伤创面若发生真菌感染,可出现创面异常改变,如创面分泌物增多且性状改变,可能出现白色絮状分泌物,创面周围红肿加重且伴有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儿童等特殊人群可能表现更为敏感,需密切观察创面变化。
三、皮肤烫伤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一)真菌涂片检查
通过取创面分泌物进行涂片,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可初步提示真菌感染,但该方法敏感性有限。
(二)真菌培养
将创面分泌物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明确真菌的种类及药敏情况,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此方法相对准确,但耗时较长。
四、皮肤烫伤真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及时对烫伤创面进行合理的清创处理,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定期更换敷料以维持创面干燥环境,减少真菌滋生的条件,儿童皮肤娇嫩,更需轻柔操作并确保创面清洁。
(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避免烫伤后滥用广谱抗菌药物,防止因菌群失调诱发真菌感染,尤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维护皮肤屏障功能。
五、皮肤烫伤真菌感染的处理原则
一旦确诊皮肤烫伤合并真菌感染,应根据真菌种类及病情采取相应抗真菌措施,如局部使用抗真菌制剂等。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格外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以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为指导,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优先通过非药物手段改善创面状况,密切监测创面及全身情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