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临床判定含深昏迷(排除其他因素)、脑干反射全消失、需apnea试验确认无自主呼吸(排除干扰),确认试验有脑电图呈等电位、经颅多普勒无脑血流灌注,特殊人群如儿童判定要结合生理特点谨慎且特殊病史患者需详评病史影响。
一、脑死亡临床判定标准
1.深昏迷状态: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有意识反应,随意运动完全消失,对声、光等外界刺激无肢体运动或表情变化等反应,处于不可逆的深度昏迷状态,此状态排除了药物中毒、低温(体温<32.2℃)、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可引起类似表现的其他因素影响。
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即光照双侧瞳孔时无瞳孔收缩反应;角膜反射,用棉签轻触角膜边缘无眨眼反射;眼前庭反射,通过外耳道灌注冰水后无眼球运动反应;吞咽反射,无吞咽动作;咳嗽反射,刺激气管无咳嗽反应等,所有脑干主导的反射均丧失。
3.无自主呼吸:需进行apnea(apnea试验)来确认。停止吸氧10~15分钟,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若无自主呼吸则符合无自主呼吸标准,同时需排除如麻醉药残留、神经肌肉阻滞剂作用等干扰因素。
二、脑死亡确认试验
1.脑电图(EEG)呈等电位:脑电图显示电活动几乎完全消失,呈等电位状态,这是脑功能不可逆丧失的重要客观证据,排除了脑电活动受药物等因素干扰的可能,能进一步证实脑死亡的临床判定。
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无脑血流灌注现象:通过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情况,若显示无脑血流灌注,提示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也是脑死亡的重要客观依据,可辅助确认脑死亡状态。
三、特殊人群脑死亡判断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脑死亡判断需更加谨慎。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在判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上述临床判定标准及确认试验,避免因发育差异导致误判。例如,儿童的脑干反射发育情况与成人不同,判定时要结合儿童的年龄阶段准确评估脑干反射状态;在进行apnea试验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生理参数合理调整观察时间等,确保脑死亡判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体现对儿童群体的人文关怀,保障判定过程的严谨性。同时,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等情况,在脑死亡判断时需详细评估病史对判定结果的影响,确保基于全面准确的信息进行脑死亡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