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真菌病包括头癣(分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体癣(环形或多环形红斑等)、股癣(腹股沟等部位环状红斑等)、手癣(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足癣(水疱型、间擦糜烂型、角化过度型)、甲癣(甲板浑浊等),深部真菌病相对少见,如孢子丝菌病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多有皮肤外伤史,皮肤现结节溃疡且可沿淋巴管呈串珠状排列,好发四肢暴露部位,免疫低下者易发病。
一、浅部真菌病
1.头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依据病原菌与临床表现可分为黄癣(病原菌主要为许兰毛癣菌,表现为头皮出现碟形黄癣痂、毛发干枯易断等)、白癣(病原菌多为犬小孢子菌,常表现为头皮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鳞屑斑、病发长出头皮2~3mm处易折断)、黑点癣(病原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或断发毛癣菌,头皮出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点状)、脓癣(多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头皮出现成群红色毛囊性脓疱,可融合成痈状,伴局部红肿、疼痛)。
2.体癣:皮肤癣菌侵犯除头皮、毛发、掌跖、甲以外的光滑皮肤引发,典型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隆起、有丘疹或水疱,中央趋于消退,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夏季多汗者易发病。
3.股癣:皮肤癣菌感染腹股沟、会阴及肛周皮肤,多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受累,夏季湿热环境下易发作,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腹股沟区环状或半环状红斑、丘疹,伴脱屑,瘙痒明显。
4.手癣:皮肤癣菌侵犯手部皮肤引起,常单侧发病,临床分为水疱鳞屑型(手掌或手指出现深在性水疱,疱液清,干涸后脱屑)、角化过度型(手部皮肤干燥、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皲裂)。
5.足癣:皮肤癣菌侵犯足部皮肤引发,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水疱型(足底或趾间出现深在性水疱,瘙痒明显)、间擦糜烂型(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白皮后为糜烂面,伴渗液、恶臭)、角化过度型(足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皲裂明显)。
6.甲癣: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导致,表现为甲板浑浊、增厚、分离、变色(如灰白色、黄色等)、甲板表面凹凸不平,可伴甲床增厚、碎屑堆积。
二、深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相对浅部真菌病少见,例如孢子丝菌病,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多有皮肤外伤史,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结节、溃疡,结节可沿淋巴管呈串珠状排列,病程慢性,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