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涵盖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因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致,常见类型为内膜样腺癌等,早期可无明显症状,进展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等,高危因素有肥胖等;子宫颈癌主要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还与多个性伴侣等有关,主要类型有鳞状细胞癌等,早期常无症状,进展有阴道接触性出血等,诊断靠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为确诊金标准。
一、定义
子宫癌主要涵盖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部位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是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病变;子宫颈癌则是发生在子宫颈区域的恶性肿瘤。
二、病因
(一)子宫内膜癌
1.雌激素长期刺激: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可增加发病风险,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排卵障碍致雌激素分泌异常,易患该病。
2.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引发癌变。
3.高血压、糖尿病:此类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几率。
(二)子宫颈癌
主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此外,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吸烟等因素也会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三、类型
(一)子宫内膜癌
常见类型为内膜样腺癌,此外还有浆液性癌、黏液性癌等少见类型。
(二)子宫颈癌
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还有腺鳞癌等少见类型。
四、症状
(一)子宫内膜癌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流血需高度警惕;还可伴有阴道排液,多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若合并感染可有恶臭。
(二)子宫颈癌
早期常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出现阴道排液,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液体。
五、高危因素
(一)子宫内膜癌
肥胖、绝经延迟(绝经年龄大于52岁)、不育、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二)子宫颈癌
HPV持续感染、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吸烟等为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六、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检查可初步了解子宫及附件情况;CT、MRI等检查有助于更清晰观察肿瘤大小、浸润范围等。
(二)病理学检查
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