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即婴儿湿疹是婴儿期常见皮肤病,皮肤外观初期有对称性红斑,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病情进展有水疱渗出结痂,亚急性期红肿渗出减轻有结痂脱屑,慢性期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伴色素沉着减退;伴随瘙痒及继发感染迹象;新生儿期皮疹局限头面轻,婴儿期从头面部向其他部位蔓延表现典型,幼儿期部位局限有慢性表现且受遗传、环境、皮肤屏障等因素影响。
一、皮肤外观表现
1.红斑:常为对称性分布,初期多出现于头面部,如额头、脸颊等部位,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色斑片,是皮肤炎症反应的早期表现。
2.丘疹、丘疱疹:在红斑基础上可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分布,这是皮肤浅层炎症及渗出的表现。
3.水疱、渗出、结痂:病情进展时,丘疱疹可发展为水疱,水疱破溃后会有渗液,渗液干燥后形成结痂,急性期以这些表现为主。
4.亚急性期表现:红肿和渗出减轻,红斑颜色变淡,出现结痂、脱屑现象,皮肤损害相对急性期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炎症。
5.慢性期表现:皮肤增厚、粗糙,呈现苔藓样变,伴有色素沉着或减退,皮肤纹理增粗,长期反复发作后皮肤状态较为顽固。
二、伴随症状
1.瘙痒:患儿常因皮肤瘙痒出现搔抓行为,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瘙痒是奶癣较为突出的主观症状,与皮肤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
2.继发感染迹象: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奶癣患儿容易继发感染,若出现皮肤红肿加重、渗液增多且伴有异味、局部温度升高等情况,需警惕感染发生。
三、不同年龄阶段特点
1.新生儿期:皮疹相对局限,多集中在头面部,症状表现可能相对较轻,以红斑、少量丘疹为主。
2.婴儿期:多从头面部开始向其他部位蔓延,红斑、丘疹、渗出等表现较为典型,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3.幼儿期:皮疹部位相对局限,但仍可能有皮肤干燥、粗糙等慢性期表现,部分患儿可能由婴儿期迁延而来,皮肤状态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若接触过敏原(如牛奶蛋白、尘螨等)、环境温度湿度不适宜等,会使症状复发或加重。同时遗传因素也起作用,若家族中有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史,婴儿患奶癣的概率可能增加;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是婴儿易患奶癣的内在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差使得外界刺激更易损伤皮肤,引发炎症反应;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过热过湿环境会加重急性期症状,皮肤干燥则加重慢性期皮肤增厚、脱屑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