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是胚胎在子宫内停止生长发育的病理状态可通过超声判断,常见相关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涵盖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异常、子宫解剖异常)及环境因素,高龄产妇需孕前全面检查孕期密切监测,有基础疾病女性计划妊娠前控病情孕期遵嘱监测。
一、胎停的定义
胎停是指胚胎在子宫内停止生长发育的病理状态,可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进行判断,若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妊娠囊枯萎则提示胎停。
二、胎停的常见相关因素
(一)染色体异常
这是导致胎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早期流产原因的50%-60%。无论是精子还是卵子染色体出现数目或结构异常,都可能使胚胎发育异常进而引发胎停。例如,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有三体、单体等情况,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缺失、易位等。
(二)母体因素
1.全身性疾病:母体患有严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高热疾病、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慢性肝肾疾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时,会影响胎盘的供血供氧,从而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停风险。
2.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会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也会对胚胎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3.免疫功能异常: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产生排斥反应,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体内的自身抗体可能攻击胚胎组织,引发胎停。
4.子宫解剖异常: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宫腔粘连等情况会改变子宫的内环境,使胚胎着床和发育的空间受限,增加胎停发生的几率。
(三)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过多的放射线、化学毒物(如苯、甲醛等)等环境因素,可能损伤胚胎的遗传物质或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进而导致胎停。
三、特殊人群相关注意事项
(一)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年龄≥35岁)由于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升高,发生胎停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类人群再次妊娠前需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母体内分泌检查等;孕期要更密切地进行产检,加强对胚胎发育情况的监测,如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等。
(二)有基础疾病的女性
对于本身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肝肾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在计划妊娠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控制病情,待病情稳定且经评估适合妊娠后再备孕;孕期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密切监测自身基础疾病相关指标以及胚胎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