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关键)、影像学检查及病史接触史,起病缓,有结核中毒、颅内压增高等表现,脑脊液压力等有特征性改变,头颅CT和MRI有相应表现,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者需高度怀疑。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起病多较缓慢,可有低热、盗汗、乏力、纳差等结核中毒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谵妄、嗜睡、昏迷等。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以惊厥为首发症状,成人则多以头痛等症状起病。生活方式不健康、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的人群更易发病。
2.体征表现: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还可能有脑神经受损体征,常见面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等受累,出现相应的面瘫、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压力:多数患者脑脊液压力增高,一般在200mmHO以上。
外观:多为无色透明,当病情较重时可呈黄色,淋巴细胞增多。
细胞计数:白细胞数多为(50-5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
生化检查:蛋白含量增高,多在1-3g/L,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糖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多低于102mmol/L,这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生化改变。
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但阳性率较低;脑脊液结核菌培养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金标准之一,可明确结核菌感染,但培养周期较长,需4-8周。
2.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阳性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阴性不能排除结核性脑膜炎,尤其是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见脑膜强化、脑实质结核瘤、脑积水等表现,有助于了解颅内病变情况,如是否存在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
2.头颅MRI检查:对脑膜病变的显示较CT更为敏感,可早期发现脑膜强化、脑实质结核病灶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
四、病史及接触史
详细询问患者的结核病史,如既往是否有肺结核等结核感染病史;有无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这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有重要提示作用。若患者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史,同时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影像学异常,需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
综上,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史接触史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其中脑脊液的相关检查对于确诊具有关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