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护理包含急性期监测生命体征、选合适体位及管理呼吸道,康复期进行肢体与语言康复训练,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饮食需营养均衡并按病情调整,还需关注患者心理给予支持鼓励。
一、急性期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中风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异常需及时通报医护人员。2.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体位,如平卧位时头部不宜过高,避免颈部扭曲,防止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昏迷患者可采取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引流,降低窒息风险。3.呼吸道管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可通过吸痰等操作维持气道通畅,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辅助呼吸支持。
二、康复期护理
1.肢体康复: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主动运动则鼓励患者逐步进行自主的肢体活动,如坐起、站立、行走等训练,可结合康复器械辅助,遵循循序渐进原则。2.语言康复: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语言康复训练,如发音练习、词汇理解与表达训练等,训练过程中需耐心引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调整训练强度和内容。
三、并发症预防
1.压疮预防: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器具减轻局部皮肤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皮肤状况,若发现皮肤发红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2.肺部感染预防: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深呼吸练习等,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3.深静脉血栓预防:鼓励患者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使用弹力袜等辅助设备,密切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疼痛等深静脉血栓征兆。
四、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给予患者低盐、低脂、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饮食,如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2.合理膳食结构: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如对于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可给予糊状或软食,进食时注意速度缓慢,防止呛咳;对于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风患者,需结合基础疾病控制饮食,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等。
五、心理护理
1.情绪关注:中风患者常因身体功能障碍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可引导家属多陪伴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