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特殊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急性起病数小时至数天达高峰,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全失,平面上缘可有过敏或束带感,恢复慢且不同人群有差异;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尿潴留,恢复中可现膀胱功能紊乱等,不同年龄恢复不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恢复,妊娠期处理需谨慎
1.运动障碍:急性起病,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达到高峰,表现为双下肢无力,严重时可累及双上肢,进而发展为完全性截瘫。急性期可呈脊髓休克状态,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起病相对较急,运动障碍进展可能相对迅速,需密切关注肢体活动情况变化。例如,部分儿童可能在数小时内就出现明显的下肢活动不灵,甚至无法站立行走。
对于有既往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急性脊髓炎引发的运动障碍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综合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等治疗方案。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在感觉缺失平面上缘可有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感,随着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但恢复速度相对较慢。不同性别患者在感觉障碍的感知和描述上可能存在一定个体差异,但总体表现为感觉平面以下的感觉异常。生活方式健康与否对感觉障碍本身影响不大,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整体身体恢复。比如,长期久坐的人群患急性脊髓炎后,感觉障碍恢复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关注肢体的体位摆放等促进恢复的措施。
老年患者感觉障碍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因感觉障碍导致的皮肤损伤等问题,需定时为老年患者翻身、检查皮肤情况等。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膀胱无收缩能力,需留置导尿管;随着病情恢复,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膀胱自主排尿功能,但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功能紊乱表现。还可出现便秘、出汗异常、皮肤干燥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不同,儿童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相对更具可塑性,可能在病情稳定后有较好的恢复,但仍需密切观察排尿、排便等情况。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恢复可能相对较慢,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强调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恢复。例如,鼓励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
妊娠期女性患急性脊髓炎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很多药物在妊娠期的使用受到限制,要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导尿等处理,同时密切关注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妊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