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查包含获取具代表性多发性脂肪瘤组织后固定、切片、经HE染色观察,表现为成熟脂肪细胞呈分叶状排列且间质有少量纤维组织,其意义是明确诊断区分相似病变及鉴别良恶性,儿童检查要轻柔并观察切口,孕妇需评估必要性与防护,老年要评估全身状况并关注切口愈合。
一、病理检查流程
1.标本获取:通过手术切除部分典型的多发性脂肪瘤组织,确保所取标本具有代表性,涵盖不同大小和部位的脂肪瘤组织,以保证病理检查的准确性。
2.标本固定:将获取的标本迅速放入固定液中(如10%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保持组织的原始形态,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
3.组织切片:将固定好的标本进行系列处理后制成厚度约3-5微米的组织切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4.染色观察: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常规染色方法,使细胞结构清晰可见,便于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特征。
二、病理表现
在显微镜下,多发性脂肪瘤表现为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细胞大小、形态较为一致,呈分叶状排列,间质为少量纤维组织。脂肪细胞的细胞核小而规则,位于细胞边缘,细胞内充满脂肪滴,在HE染色下呈空泡状。
三、病理检查的意义
1.明确诊断:通过病理检查可准确诊断多发性脂肪瘤,区分其与其他相似病变,如脂肪瘤样痣(病变范围更广泛,细胞排列等有差异)、脂肪肉瘤(脂肪肉瘤细胞具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等异常表现)等,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鉴别诊断价值:病理检查是鉴别良恶性脂肪性病变的金标准,对于多发性脂肪瘤,病理结果可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让患者明确病情性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时需特别注意操作轻柔,减少患儿因检查带来的痛苦和心理创伤。检查后要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情况,由于儿童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注意保持切口清洁,预防感染,同时关注患儿术后的一般状况,如有无发热、切口红肿等异常表现。
孕妇患者:病理检查前需充分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和对胎儿的潜在影响。若必须进行检查,要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时机和方式,检查过程中注意防护,避免不必要的辐射等因素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检查后密切关注自身身体恢复及胎儿的状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理检查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后要尤其注意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因为老年患者愈合能力相对较弱,需加强切口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关注患者术后的整体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