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属于妇科炎症的一种,多由性传播病原体(不洁性行为可致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侵入引发)、内源性病原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阴道内菌群如金黄葡萄球菌等可引发)、相邻器官炎症蔓延(宫颈炎、阴道炎等未及时治可直接蔓延致盆腔炎)、宫腔操作后感染(宫腔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或术后护理不当易致病原体侵入引发)等妇科炎症相关因素引发,女性尤其是有妇科炎症病史、特殊生理时期或宫腔操作史等需格外注意预防,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病原体感染相关情况
1.性传播病原体:不洁性行为等可能使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性传播病原体侵入女性生殖道,进而引发盆腔炎。例如,有研究表明,在盆腔炎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存在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可沿黏膜上行蔓延,引起盆腔炎症。对于有高危性行为的女性群体,更易因性传播病原体感染而罹患盆腔炎,需要特别注意性生活的健康与安全,减少感染风险。
2.内源性病原体:阴道内的一些菌群,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内源性病原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下,也可引发盆腔炎。比如,女性在月经期、产后等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时,内源性病原体容易趁机侵入盆腔,导致炎症发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可能面临内源性病原体引发盆腔炎的风险,尤其是产后女性,身体处于恢复阶段,更要注重私处卫生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二、妇科炎症蔓延相关情况
1.相邻器官炎症蔓延:如宫颈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的方式波及盆腔,引发盆腔炎。例如,宫颈炎的病原体可向上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盆腔炎性疾病。对于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的女性,应积极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盆腔引发盆腔炎。不同性别均可能患妇科炎症,但女性更需关注自身妇科炎症的发展情况,及时干预。
2.宫腔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宫腔操作,若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或术后护理不当,也容易导致病原体侵入盆腔,引发盆腔炎。年轻女性若因意外妊娠等情况接受宫腔操作,术后若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就增加了盆腔炎的发生风险。对于接受宫腔操作的女性,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术后都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保持外阴清洁等,降低感染盆腔炎的几率。
总之,盆腔炎与妇科炎症密切相关,多种妇科炎症相关因素可导致盆腔炎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尤其是有妇科炎症病史、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期、产后等)或有宫腔操作史等的女性,需格外注意预防盆腔炎的发生,一旦出现相关疑似盆腔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