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病因分别与阴道菌群失调、白色念珠菌繁殖等有关;临床表现有分泌物异常、瘙痒等不同特点;实验室检查各有线索细胞阳性等不同指标;治疗分别用抗厌氧菌或抗真菌药物;特殊人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老年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病因方面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引起的混合感染,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等因素易诱发。
霉菌性阴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时,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易促使其发病。
二、临床表现方面
细菌性阴道炎:约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状,有鱼腥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异常痛苦,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其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细菌性阴道炎:
线索细胞阳性,线索细胞是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黏附大量加德纳菌等厌氧菌。
阴道分泌物pH值>4.5。
胺试验阳性,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产生烂鱼肉样腥臭味即为阳性。
霉菌性阴道炎:
显微镜检查发现假菌丝或芽孢,取阴道分泌物置于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钾溶液,在显微镜下找到芽孢和假菌丝可确诊。
四、治疗方面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选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以消除诱因、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局部用药可选用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全身用药可选用氟康唑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细菌性阴道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需积极治疗,选用相对安全的药物;霉菌性阴道炎孕期也易复发,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因为某些抗真菌药物在孕早期使用需权衡利弊。
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细菌性阴道炎还是霉菌性阴道炎,糖尿病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这类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阴道炎反复难愈,在治疗阴道炎的同时需严格管理血糖水平。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易患阴道炎,无论是哪种阴道炎都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避免搔抓,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加阴道抵抗力,用药时要考虑到老年女性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用药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