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减毒疫苗一般有2剂次接种程序,第1剂次通常在8月龄接种,第2剂次在2周岁接种;特殊人群接种有注意事项,健康状况不佳人群发热、急性疾病期或过敏史者需特殊对待,早产儿依矫正月龄、低体重儿综合多因素评估接种;接种后需现场观察30分钟,回家后观察精神状态等,有异常及时就医,且要按规定间隔完成后续剂次接种以获持续免疫保护。
一、乙脑减毒疫苗的基础接种时间安排
乙脑减毒疫苗一般有2剂次的接种程序。
第1剂次:通常在8月龄时接种。8月龄的婴儿此时免疫系统已逐渐发育到能够接受疫苗刺激的阶段,通过接种乙脑减毒疫苗,可在体内逐步建立针对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保护基础。
第2剂次:在2周岁时接种。经过12年的时间间隔,再次接种乙脑减毒疫苗可以加强免疫效果,使机体产生更持久、更有效的免疫应答,从而更好地抵御乙型脑炎病毒的侵袭。
二、特殊人群接种乙脑减毒疫苗的注意事项
(一)健康状况不佳人群
若儿童处于发热、急性疾病期,尤其是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应暂缓接种乙脑减毒疫苗。因为此时儿童机体免疫力本身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反应,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待儿童疾病康复、身体恢复健康状态后再考虑补种。
对于有过敏史的儿童,特别是对疫苗成分过敏的情况,绝对不能接种乙脑减毒疫苗。过敏反应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身体不适,如过敏性休克等,危及儿童生命健康。
(二)特殊年龄人群
早产儿:需要根据早产儿的矫正月龄来判断接种时间。一般来说,要在矫正月龄达到8月龄时评估是否可以接种第1剂次乙脑减毒疫苗。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相对不成熟,免疫系统功能可能相对较弱,所以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其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种,确保接种安全且能发挥应有的免疫作用。
低体重儿:需综合考虑其体重增长、身体发育以及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通常在体重达到一定标准且身体各项指标稳定后,按照正常的接种程序来安排乙脑减毒疫苗的接种,但要密切关注接种后的反应,因为低体重儿相对健康足月儿来说,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接种乙脑减毒疫苗后的监测与后续安排
接种乙脑减毒疫苗后,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儿童都需要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左右,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出现急性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回家后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一般来说,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一般反应,通常12天会自行缓解。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严重红肿、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完成后续剂次的接种,以确保获得持续有效的免疫保护,抵御乙型脑炎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