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玩手机可致生物钟紊乱使交感神经兴奋致血压升高,长期波动损伤血管内皮为动脉粥样硬化创造条件且是中风重要危险因素;还会致新陈代谢紊乱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引发中风;长时间低头会压迫颈部血管影响脑部血供,不良姿势还可能致椎动脉扭曲增加后循环缺血性中风几率;对有基础疾病者会使病情恶化,年轻人长期熬夜也会积累血管损伤风险随年龄增长中风发病风险提升,故有基础疾病者及年轻人应警惕需养成规律作息、减少长时间低头用电子设备习惯。
一、生物钟紊乱与血压波动
熬夜玩手机会打乱人体正常生物钟,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长期血压波动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弹性下降、内膜增厚,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创造条件,而高血压是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作息不规律、夜间睡眠不足的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显著高于作息规律者,中风发生风险升高约30%-50%。
二、血液黏稠度增加与血栓形成
熬夜状态下,人体新陈代谢紊乱,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导致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凝血相关物质水平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夜间人体活动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更容易形成血栓。当脑部血管内的血栓阻塞血管时,会引发缺血性中风;若血栓破裂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则会引发出血性中风。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均发现,长期熬夜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如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明显异常,提示血栓形成风险上升。
三、颈部血管受压与脑部血供影响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会使颈部肌肉紧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可能压迫颈部血管,影响脑部血液供应。颈部动脉受压后,脑部供血量减少,为维持正常脑功能,机体可能通过升高血压来代偿,但这会进一步加重血管负担。此外,不良姿势还可能导致椎动脉扭曲,阻碍脑部后循环的血液供应,增加后循环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几率。临床观察发现,长期有低头玩手机习惯的人群,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常显示血管狭窄、血流速度异常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的风险强化
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熬夜玩手机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加剧易引发脑血管破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紊乱会加速血管病变;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异常波动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年轻人长期熬夜玩手机虽看似身体“耐受”,但会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血管损伤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中风发病风险会显著提升。因此,有基础疾病者及年轻人都应警惕熬夜玩手机对脑血管健康的潜在危害,养成规律作息、减少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