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重度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侵入引发可累及周围组织,病因有产后或流产后、宫腔操作后、生殖道感染蔓延,临床表现有全身高热寒战乏力等及局部下腹痛、分泌物多异味等,诊断靠病史采集、妇科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用抗生素据药敏选,特殊人群中孕产妇需及时规范选影响小抗生素、老年人要积极抗感染控基础病防并发症、儿童青少年要重视防影响发育遵儿科原则。
一、定义
严重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发生的重度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侵入子宫内膜并引发炎症反应,病情进展可能累及周围组织,严重时可导致全身感染等严重后果。
二、病因
1.产后或流产后:产后胎盘剥离面、流产后宫腔内残留组织等为病原体提供滋生环境,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2.宫腔操作后:如刮宫术、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操作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严格,易使病原体入侵子宫内膜引发感染。3.生殖道感染蔓延:邻近器官的感染如宫颈炎、阴道炎等,病原体可蔓延至子宫内膜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患者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以上,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不适表现。2.局部症状:下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或坠痛;阴道分泌物显著增多,质地黏稠,可为脓性且伴有异味,部分患者阴道可出现异常出血情况。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产后、流产后、宫腔操作史,以及近期生殖道感染情况等。2.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子宫压痛明显、附件区可能有压痛等体征。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病原体。4.影像学检查: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判断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异常回声等情况,协助诊断。
五、治疗
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及时、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如选用头孢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产妇:严重子宫内膜炎可影响母婴健康,需及时规范治疗,避免感染扩散至盆腔其他部位或引发败血症等,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母婴状况,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更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需关注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康复,且要注意观察有无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儿童及青少年:虽儿童及青少年发生严重子宫内膜炎相对较少,但若发生需高度重视,因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发育等,诊断时需谨慎排查病因,治疗时严格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