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分娩中胎膜早破超24小时、产程延长、多次阴道检查等增加细菌侵入机会,产妇贫血、营养不良致抵抗力下降易引发;宫腔手术操作如人工流产术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规范、放置或取出节育器环境不无菌或自身有隐性炎症易致感染;性生活不注意卫生,有多个性伴侣感染风险高;子宫腔内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使细菌滋生机会增加,黏膜下子宫肌瘤改变宫腔环境致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发;长期应用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老年女性雌激素低、阴道黏膜薄、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一、产后感染相关因素
产后子宫内膜炎较为常见,分娩过程中,如胎膜早破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产程延长、多次阴道检查等,会增加细菌侵入子宫的机会。产妇自身的身体状况也有影响,若产妇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遭受细菌侵袭引发子宫内膜炎。例如,有研究表明,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的产妇发生子宫内膜炎的风险较胎膜早破时间短的产妇显著升高。
二、宫腔手术操作影响
1.人工流产术:进行人工流产时,手术器械会经过阴道、宫颈进入宫腔,若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者手术操作不规范,就可能将外界的细菌带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如一些小型不正规诊所开展的人工流产手术,由于消毒措施不到位,术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宫腔内放置或取出节育器:在放置或取出节育器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如果手术环境不符合无菌要求,或者女性自身生殖道存在隐性炎症,都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子宫内膜,进而引发子宫内膜炎。
三、性生活因素影响
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未进行清洁,容易使细菌通过性生活途径进入阴道,再上行感染至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风险相对更高。例如,性生活时不注意卫生,可能将外界的病原体直接带入阴道,然后蔓延至子宫内膜。
四、子宫腔内病变影响
1.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会使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局部血液循环等出现异常,容易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几率。研究发现,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概率明显高于无子宫内膜息肉的女性。
2.黏膜下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突出,改变了宫腔内的环境,使得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容易在局部定植繁殖,引发子宫内膜炎。
五、其他因素
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条件致病菌滋生,进而上行感染至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另外,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例如,老年女性绝经后,阴道pH值升高,自净作用减弱,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引发子宫内膜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