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紊乱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体格检查进行一般状态和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液生化检查和激素水平测定;辅助检查包含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胃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分别从不同方面排查植物神经紊乱的相关情况,不同人群检查有不同注意事项和针对性。
一、体格检查
1.一般状态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面容、营养状况等。植物神经紊乱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消瘦或肥胖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女性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更易出现情绪方面的改变,通过一般状态检查初步了解整体健康风貌。
2.系统检查: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进行检查。心血管系统方面,查看心率、心律是否正常,有无血压异常波动;消化系统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肠鸣音情况等;呼吸系统检查呼吸频率、节律等,通过系统检查排查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掩盖植物神经紊乱的情况,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久坐人群消化系统受影响可能更明显,有基础病史人群检查时需格外留意相关系统与基础病的关联。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如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情况,血生化能评估肝肾功能是否正常,血糖血脂是否在正常范围,这些指标异常可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不同年龄人群正常指标范围不同,比如儿童和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指标正常范围与成年人有差异,通过该检查排除因代谢等因素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相关异常。
2.激素水平测定:对于有相关症状怀疑与激素变化相关的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水平。例如女性患者月经紊乱等情况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异常有关,甲状腺激素异常也可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不同性别在不同生理阶段激素水平变化不同,通过激素水平测定明确是否存在激素相关的植物神经紊乱诱因。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可初步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动态心电图能长时间监测心电变化,植物神经紊乱可能引起心电图的一些非特异性改变,如ST-T改变等,通过该检查排查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关情况,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熬夜人群心脏电活动受影响风险更高,需重点关注。
2.胃肠镜检查:对于消化系统植物神经紊乱相关症状明显的患者,胃肠镜检查可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如胃炎、胃溃疡、肠道肿瘤等,不同年龄人群做胃肠镜的耐受性和注意事项不同,比如儿童做胃肠镜需特殊准备等,通过胃肠镜检查明确消化系统情况与植物神经紊乱的关系。
3.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异常,不同病史人群如有头部外伤病史等做影像学检查更有针对性,通过影像学检查排查颅内因素引起的植物神经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