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震颤多从手部“搓丸样”动作起始,影响不同人群日常及工作社交,过度劳累等加重;肌强直致肢体发紧僵硬,影响不同人群活动能力,适当运动可缓解但过度运动不利;运动迟缓表现为多种动作困难,影响不同人群生活自主性等,规律运动训练可改善但需注意安全,均因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致神经调节等功能障碍引发。
一、震颤
1.表现形式:多为单侧肢体起始出现震颤,常从手部开始,表现为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随后可扩展至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静止时明显,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剧,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这种震颤的发生与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导致基底节区多巴胺含量减少,进而影响神经调节有关。例如,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使得多巴胺合成减少,从而引发震颤等运动障碍症状。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震颤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精细动作,如穿衣、持筷等,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年轻患者出现震颤可能会对其工作和社交产生较大影响,因为手部震颤可能影响工作中的操作准确性等。在生活方式方面,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可能会加重震颤症状,所以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
二、肌强直
1.表现形式:患者肢体可感觉发紧、僵硬,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加,呈“铅管样强直”,若同时伴有震颤则会出现“齿轮样强直”。肌强直的产生是由于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导致肌张力增高。神经递质多巴胺缺乏使得基底节区的神经调节失衡,使得肌肉紧张度增加。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能系统功能异常,使得肌肉的正常舒张和收缩调节紊乱,进而出现肌强直症状。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老年患者肌强直可能导致行动迟缓、翻身困难等,严重影响其mobility(活动能力);年轻患者肌强直会影响其运动的灵活性,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动表现产生不良影响。在生活方式上,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缓解肌强直,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肌肉疲劳加重症状。
三、运动迟缓
1.表现形式:可表现为运动启动困难,如从座椅上起立困难,行走时步幅变小、速度减慢,呈“慌张步态”,面部表情减少呈“面具脸”,写字越写越小等。运动迟缓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使得基底节区的运动调控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皮层和基底节之间的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导致运动的起始、执行和协调出现问题。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老年患者运动迟缓会显著降低其生活自主性,增加跌倒风险;年轻患者运动迟缓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和社交活动中的表现。在生活方式中,规律的运动训练对于改善运动迟缓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运动的安全性,避免因行动不便而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