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多样,包括初期的全身乏力,消化道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相关的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肝脏的肝区隐痛或胀痛等,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变化快,老年人恢复慢易现并发症需关注护理。
1.初期症状:部分患者在感染甲肝病毒后初期可出现全身乏力的症状,这是因为病毒在体内复制,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代谢等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患者感觉浑身没劲,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迅速缓解。儿童感染甲肝时,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仅表现为精神状态较平时差,不爱玩耍等情况。
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对以往喜欢的食物提不起兴趣,这是由于甲肝病毒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受限,而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了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成年人和儿童都会出现此症状,但儿童可能因饮食喜好相对固定,食欲减退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原本喜欢吃的零食不再感兴趣。
恶心、呕吐:随着病情发展,很多患者会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情况。这是因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胃肠道受到影响,胃肠道蠕动和消化等功能失调,导致胃内食物难以正常排空,从而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在儿童中,呕吐可能会导致脱水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其液体补充情况。
腹痛、腹泻:部分甲肝患者会有腹痛、腹泻表现。腹痛可能是由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引起,而腹泻则是因为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受影响,肠道蠕动加快等原因导致。儿童腹痛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腹泻则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性状、次数等,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
3.黄疸相关症状
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甲肝较具特征性的症状之一。当肝脏受损严重时,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皮肤和巩膜被染成黄色。黄疸先从巩膜开始,然后逐渐蔓延至全身皮肤。成年人和儿童都可能出现黄疸,但儿童的皮肤相对较薄,黄疸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
尿色加深:患者的尿液会明显变黄,如同浓茶色一般。这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后,经过肾脏代谢,随尿液排出的胆红素增加,使得尿液颜色改变。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尿液颜色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4.肝脏相关症状:患者可能会感觉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发炎肿大,刺激了肝包膜上的神经所致。儿童肝区表述不清时,可能会出现用手抓挠右上腹等表现。
不同人群感染甲肝后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甲肝后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但病情变化有时较为迅速,需要密切监测;老年人感染甲肝后,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且更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等情况,所以对于老年人感染甲肝要给予更多关注和精心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