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对孕妇早期可增加胚胎停育风险,中晚期会引发胎盘早剥、胎盘梗死等胎盘相关并发症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增加,分娩及产后有产后出血风险升高和产褥期血栓形成风险,有易栓症病史的孕妇孕前要检查,孕期需密切监测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干预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易栓症对孕妇的早期影响
易栓症孕妇在早期可能出现胚胎停育风险增加。研究表明,易栓症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使得胚胎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增加了早期胚胎发育异常、停育的几率。例如,相关凝血相关研究显示,易栓症孕妇体内异常的凝血因子等改变会干扰胎盘绒毛间隙的血流灌注,进而影响胚胎的正常着床与发育。
二、易栓症对孕妇中晚期的影响
1.胎盘相关并发症
胎盘早剥:易栓症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显著升高。由于血液高凝,胎盘部位的血管容易形成微血栓,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和正常结构,导致胎盘从子宫壁过早剥离。临床数据统计发现,易栓症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比正常孕妇高数倍。
胎盘梗死:高凝状态使得胎盘血管内形成血栓,造成部分胎盘组织缺血坏死,形成胎盘梗死灶。这会影响胎儿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输送,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等问题。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可以发现胎盘梗死的情况,且随着孕周增加,胎盘梗死可能会对胎儿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增加
易栓症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血液高凝状态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收缩、痉挛,血压升高。同时,胎盘缺血缺氧等因素也会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进一步加重孕妇和胎儿的风险,如导致孕妇出现头痛、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胎儿则可能出现生长受限、宫内窘迫等情况。
三、易栓症对分娩及产后的影响
1.分娩过程中的风险
产后出血风险升高:易栓症孕妇在分娩后,子宫胎盘附着面的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因为高凝状态使得血管内凝血机制异常激活,产后子宫收缩时,血管闭合困难,从而增加了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
产褥期血栓形成风险:产褥期孕妇活动量相对减少,血液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易栓症孕妇本身血液高凝,更容易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如深静脉血栓等。深静脉血栓若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导致肺栓塞,这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四、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对于有易栓症病史的孕妇,在孕前应进行详细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孕期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胎盘功能、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在生活方式上,建议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但要注意活动强度和方式,防止发生意外。同时,孕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抗凝等相关监测和可能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减少易栓症对孕妇各个时期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