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有多样症状,发热时体温可呈低热、中度发热或高热,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机制是病毒刺激免疫系统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常干咳,吸烟等人群更明显,儿童需关注)、咽干咽痛(因病毒致呼吸道黏膜炎症);其他症状有乏力(与机体耗能及炎症有关,有基础疾病者更明显)、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与病毒影响相关神经细胞功能有关,有鼻炎病史者易出现),不同个体症状表现因多种因素而异,有相关症状且有疫情接触史等应及时检测是否感染。
一、发热
表现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较多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表现为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甚至高热(39℃以上)。不同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患者发热程度可能相对成人更易出现高热情况,但也有部分儿童表现为低热或无明显发热。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熬夜、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感染后可能发热症状相对更明显,因为自身免疫力弱,机体对病毒的反应更强烈。
相关机制: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其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出现发热现象。
二、呼吸道症状
咳嗽:早期常出现咳嗽症状,多为干咳,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少量白痰。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后咳嗽可能相对更明显,因为吸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黏膜敏感性增高。儿童患者咳嗽时需特别关注,由于儿童气道较窄,剧烈咳嗽可能导致呼吸不畅等问题,要注意观察咳嗽频率和程度。
咽干、咽痛:不少患者会有咽干、咽痛的感觉,就像喉咙被异物摩擦一样的不适感。这是因为病毒侵袭上呼吸道,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等,从而出现咽干、咽痛症状。不同性别在这方面可能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中过度用嗓的人群可能咽痛症状相对更突出。
三、其他症状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机体在与病毒斗争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且炎症反应等因素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人群,感染后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其日常活动,因为本身基础疾病就可能导致机体功能下降,再加上病毒感染的影响,会加重乏力感。
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以及味觉减退的情况。这是因为病毒可能影响了鼻腔和口腔内感受嗅觉和味觉的神经细胞功能。例如,有长期鼻炎病史的人群,感染后嗅觉味觉减退的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出现,因为其鼻腔黏膜本身存在一定病变,病毒更容易影响相关神经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症状多样,不同个体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且受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有疫情接触史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测以明确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