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精准评估褥疮分期及探查创面详情,应用湿性愈合敷料,定时体位管理并使用减压设备缓解压力,优化营养保障蛋白质等要素,监测处理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并控制基础病,老年人护理动作轻柔保湿等,儿童护理操作温和选合适设备且家长配合。
一、精准评估
1.分期判定:依据国际压疮分期标准明确褥疮分期,Ⅰ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完整,出现红印且施压不褪色;Ⅱ期为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Ⅲ期是全层皮肤缺损,可见皮下组织;Ⅳ期为全层皮肤及组织缺失,累及肌肉、骨骼等。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准确判断分期,以指导后续针对性处理。
2.创面详情探查:运用影像学等手段了解创面深度、有无潜行及窦道等情况,全面掌握创面具体状况,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创面湿性愈合管理
1.湿性敷料应用:选用经临床验证的湿性愈合敷料,如水胶体敷料,其能创造湿润环境,促进表皮细胞迁移,加速创面愈合;藻酸盐敷料适用于有中度到大量渗出的创面,可吸收渗出液并形成凝胶,为创面愈合营造良好微环境,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三、有效压力缓解
1.定时体位管理:对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者,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每1-2小时定时翻身或改变体位,避免同一部位持续受压,可借助翻身垫、气垫床等辅助工具,临床研究显示规范的体位管理能大幅降低褥疮发生及进展风险。
2.减压设备使用:采用专业减压床垫,如交替充气式床垫,通过周期性充气和放气改变身体受力部位,分散压力,减少褥疮高危部位的压力负荷。
四、营养支持优化
1.营养要素保障:确保患者摄入充足营养,尤其是蛋白质,以促进创面修复,一般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d);同时保证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供给,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锌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创面愈合,可通过合理膳食或必要的营养补充剂来满足需求。
五、并发症防控
1.感染监测与处理:密切监测创面有无感染迹象,如出现脓性分泌物、创面周围红肿热痛加剧等情况,及时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抗菌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但优先以局部清创等非药物干预为主,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2.其他并发症应对: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病,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利于褥疮愈合,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创面修复且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六、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薄、弹性差,护理时动作需轻柔,选择柔软舒适的衣物和床垫,加强皮肤保湿,同时关注其营养状况,因老年人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吸收障碍,需确保营养供给充足且合理。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处理褥疮时要特别注意操作温和,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在压力缓解方面,要根据儿童体型选择合适的减压设备,且需家长密切配合定时调整体位,保证儿童皮肤处于良好的受力状态,促进创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