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有局部症状、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及特殊类型症状。局部常见被抓咬部位红斑性丘疹等;淋巴结肿大常见引流区域,单侧、质地变化等,持续数周月;全身有发热、乏力、头痛等;特殊类型如眼猫抓病有眼部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猫抓病有神经症状,儿童患者症状需关注。
一、局部症状
猫抓病最常见的局部症状是被猫抓、咬部位出现红斑性丘疹,一般在被抓伤后3-10天出现,初始为小的红色斑疹或丘疹,可伴有轻度瘙痒或疼痛,多数直径小于1cm,部分可发展成水疱或脓疱,偶尔会出现溃疡,通常持续1-3周后消退。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的猫抓病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损害的表现。
二、淋巴结肿大
1.淋巴结部位
常见受累淋巴结为引流被抓部位的区域淋巴结,如手部抓伤时,腋窝、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易受累;足部抓伤则腹股沟淋巴结可能肿大。儿童患者淋巴结肿大相对更常见且可能更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病原体的反应可能更强烈,淋巴结肿大的程度有时会较成人大。
淋巴结通常为单侧发生,开始时质地较软、有压痛,可活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可能逐渐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但一般不发生化脓,不过也有少数情况会出现化脓破溃。
2.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
淋巴结肿大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一般在3-6个月内消退,但也有个别情况持续时间更长。
三、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热可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儿童患者发热相对较为常见,且体温波动可能相对较大,这与儿童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以及免疫系统对猫抓病病原体的反应特点有关。
2.乏力
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较差,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这种乏力感可能与身体的炎症反应以及发热等因素有关,在儿童患者中,乏力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其日常的玩耍和学习等活动。
3.头痛
少数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程度可轻可重,一般为轻度至中度头痛。头痛的发生可能与全身炎症反应以及病原体引起的身体代谢变化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头痛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表达头痛的方式可能因年龄而异,较小的儿童可能通过哭闹等方式来表现身体不适。
四、特殊类型猫抓病的症状
1.眼猫抓病
较为少见,可出现眼部症状,如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肿大(Parinaud眼腺综合征),表现为单侧眼部结膜炎,伴有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还可能出现眼部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儿童患者若发生眼猫抓病,由于眼部较为娇嫩,症状可能会对其视力发育等产生潜在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2.中枢神经系统猫抓病
极罕见,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这种情况在儿童患者中相对更需引起重视,因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