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由淋巴细胞异常克隆增殖所致的恶性肿瘤,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等局部及全身症状,超声见淋巴结皮质增厚等异常,CT/MRI见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理镜下是异常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脂肪瘤是脂肪组织过度增生的良性肿瘤由正常脂肪细胞异常聚集而成,表现为皮下局限性质地柔软等肿块,超声是均匀低回声有包膜,CT/MRI是脂肪密度信号,病理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儿童淋巴瘤需警惕不典型表现尽早活检,老年脂肪瘤观察异常需排查恶性,长期辐射免疫低下者淋巴瘤风险高,脂肪瘤与肥胖等相关需健康生活定期体检。
一、定义与本质差异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由淋巴细胞异常克隆增殖所致;脂肪瘤是由脂肪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本质为正常脂肪细胞的异常聚集。
二、临床表现区别
(一)淋巴瘤表现
1.局部症状:多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好发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肿块质地相对较韧,活动度因累及组织不同而异,部分可与周围组织粘连。2.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等全身表现,少数患者有皮肤瘙痒等症状。
(二)脂肪瘤表现
1.局部症状:通常为皮下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晰,活动度良好,多无压痛,可单发或多发,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等部位。2.全身症状:一般无全身不适症状,肿块生长缓慢。
三、影像学检查差异
(一)超声检查
1.淋巴瘤:淋巴结超声可见皮质增厚、髓质消失、淋巴门结构消失等异常,部分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2.脂肪瘤:超声下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
(二)CT或MRI检查
1.淋巴瘤:CT或MRI可见病灶有不均匀强化,病变可累及多组淋巴结或结外组织。2.脂肪瘤:表现为脂肪密度或信号的肿块,CT上呈低密度(CT值-80~-120HU),MRI上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四、病理活检区分
病理活检是鉴别淋巴瘤与脂肪瘤的金标准。
淋巴瘤:病理镜下可见异常的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根据病理类型不同,淋巴细胞形态、排列等有特异性改变。
脂肪瘤:病理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正常,无异型性。
五、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一)儿童群体
儿童淋巴瘤需警惕,因其病理类型可能与成人不同,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且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尽早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二)老年群体
老年人脂肪瘤一般以观察为主,但若发现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改变或出现疼痛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诊,因老年人也可能出现淋巴瘤等恶性病变被误诊为脂肪瘤的情况,需通过病理活检排除恶性可能。
(三)其他情况
长期接触辐射、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淋巴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而脂肪瘤发生可能与肥胖等因素相关,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体重,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异常肿块并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