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与脂肪瘤在MRI信号特点上有差异,胶质瘤T1WI多低信号、T2WI高信号且增强不均匀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脂肪瘤T1WI、T2WI均高信号且脂肪抑制序列信号减低边界清呈局限性生长;发病部位上胶质瘤好发大脑半球等各年龄段,脂肪瘤可在皮下颅内等部位成年人多见;病理性质上胶质瘤源于胶质细胞有分级恶性高,脂肪瘤是正常脂肪构成良性生长缓;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关注胶质瘤不同表现及脂肪瘤对颅脑发育影响,成年人胶质瘤考虑致癌因素,脂肪瘤定期观察特殊情况评估。
一、影像学表现差异
1.MRI信号特点:
胶质瘤:在T1加权成像(T1WI)上多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常见不均匀强化,因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信号多不均匀且边界常不清晰。
脂肪瘤:在T1WI、T2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下信号明显减低,边界通常较为清楚,信号均匀,符合脂肪组织的信号特征。
2.形态学表现:
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在影像上可观察到病变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欠清,可侵犯邻近结构。
脂肪瘤:一般为局限性生长,边界清晰,形态多规则,对周围组织多为压迫性改变而非浸润性侵犯。
二、发病部位差异
1.胶质瘤:好发于大脑半球、丘脑、脑干等部位,不同类型胶质瘤有其相对常见部位,如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大脑半球,室管膜瘤好发于脑室系统等,发病与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及脑内解剖结构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及成年人发病特点略有不同,儿童胶质瘤可能更具侵袭性或特定病理类型分布特点。
2.脂肪瘤:可发生于皮下组织、颅内等部位,皮下脂肪瘤较为常见,颅内脂肪瘤多位于脑表面、鞍上池等部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成年人多见,女性与男性发病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皮下脂肪瘤可能与局部脂肪代谢等因素有关。
三、病理性质差异
1.胶质瘤:属于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病理上具有不同分级,如WHOⅠ-Ⅳ级,恶性程度较高的胶质瘤呈侵袭性生长,可破坏脑组织结构,影响神经功能,其发病机制与基因变异、细胞信号通路异常等多因素相关。
2.脂肪瘤:是由正常脂肪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病理表现为成熟脂肪细胞聚集,生长缓慢,一般不会侵袭周围重要组织,对机体功能影响相对较小,除非肿瘤生长部位特殊压迫重要结构才会产生相应症状。
四、特殊人群考虑
1.儿童:儿童胶质瘤需警惕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不同表现,低级别胶质瘤可能生长相对缓慢但也具侵袭性,而高级别胶质瘤进展快;儿童脂肪瘤一般与成人表现相似,但需关注肿瘤生长对儿童颅脑发育等可能产生的影响,若颅内脂肪瘤位置特殊可能需更密切监测。
2.成年人:成年人胶质瘤需综合考虑职业、既往病史等因素,如长期接触某些致癌因素可能增加胶质瘤发病风险;成年人脂肪瘤一般定期观察即可,但若皮下脂肪瘤生长迅速或颅内脂肪瘤出现症状则需进一步评估,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若发现脂肪瘤需考虑激素变化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