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检查包含血液生化的转氨酶、胆红素、蛋白代谢指标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甲肝抗体检测,血清学的甲胎蛋白检测辅助排查肝癌,影像学的超声、CT或MRI检查,肝活检为诊断金标准,且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血液生化检查
1.转氨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数值较低,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入血导致数值升高,其中ALT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性相对更高,可初步提示肝脏炎症状态。
2.胆红素检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指标异常升高可能与肝细胞胆红素代谢功能障碍或胆管阻塞等有关,有助于判断黄疸的类型及肝脏胆红素代谢情况。
3.蛋白代谢相关指标:白蛋白、球蛋白等蛋白代谢指标异常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及炎症导致的免疫状态变化,如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等情况。
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乙肝病毒标志物:通过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可明确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状态,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
2.丙肝抗体检测:丙肝抗体阳性提示可能感染丙型肝炎病毒,需进一步进行丙肝病毒RNA检测以明确病毒复制情况。
3.甲肝抗体检测:甲肝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甲肝病毒感染,甲肝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甲肝病毒。
三、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检测可辅助排查肝癌等肝脏占位性病变,在肝炎患者中若AFP异常升高需进一步结合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肝脏情况。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简便易行且无辐射,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能发现肝脏是否存在占位、脂肪肝、肝硬化等病变,对肝炎的初步筛查有重要作用。
2.CT或MRI检查:相较于超声,CT和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细微病变,对于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如良性或恶性)等有更高价值,有助于更精准评估肝炎相关肝脏病变情况。
五、肝活检
肝活检是诊断肝炎的金标准,通过获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肝脏炎症的分级(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的分期,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如病情需要且无禁忌证时才考虑进行。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进行相关检查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采血等操作要尽量轻柔,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检查误差或额外损伤,超声等检查时要根据儿童情况适当调整检查方式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孕妇:影像学检查需谨慎选择,如非必要尽量避免辐射性检查,血液检查等要遵循孕期检查的安全规范,肝活检等有创检查需充分评估对胎儿及孕妇的风险后再做决定。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检查前需评估其心、肺等功能状态,选择对身体负担较小的检查方式,如超声检查相对更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检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耐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