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相关症状有运动发育较正常月龄明显落后、四肢有内收内旋握拳等姿势异常、存在肌张力增高或减低情况、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或出现异常反射,还可能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力障碍及癫痫发作等,疑似时需及时带宝宝就医做详细检查,早期发现干预对预后重要要遵专业建议采取康复等措施并精心护理。
一、运动发育相关症状
1.运动发育落后:正常宝宝在不同月龄有明确运动发育里程碑,如3月龄左右能抬头、4-5月龄可主动伸手抓物等,而脑瘫宝宝在相应月龄明显落后。例如,部分脑瘫宝宝3月龄仍不能抬头,4-5月龄无法主动伸手抓物,这是由于脑部损伤影响运动功能正常发育,与正常宝宝发育进程存在显著差异。
2.姿势异常:常见四肢姿势异常,上肢常表现为内收、内旋且手握拳,下肢呈交叉、尖足等姿势。这是因脑部病变致肌肉张力与运动控制异常,使身体维持异常姿势,安静或活动时均可能出现,区别于正常宝宝自然协调的姿势。
二、肌张力异常表现
1.肌张力增高:肌肉较硬,被动活动肢体时阻力增大。比如活动脑瘫宝宝肢体时,感觉比正常宝宝肢体更僵硬,牵伸肌肉时阻力明显增加,此为脑部病变影响肌肉张力调节,致肌肉过度紧张。
2.肌张力减低: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活动范围增大,感觉肌肉无力。宝宝肢体如棉花般松软,活动时缺乏正常张力支撑,同样是脑部损伤致肌肉控制异常的表现,与肌张力增高情况相反但均为常见表现。
三、反射异常状况
1.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正常宝宝出生后部分原始反射会在一定月龄逐渐消失,如握持反射于3-4月龄消失、拥抱反射于3-6月龄消失等,而脑瘫宝宝这些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像6月龄后仍有明显握持反射,系脑部损伤影响神经系统对原始反射的调控,打乱反射正常消失进程。
2.出现异常反射:可能出现不对称颈紧张反射等正常情况下不应出现的反射,此为脑部病变影响神经传导与反射调节功能所致,区别于正常神经反射模式。
四、其他相关症状
1.智力障碍:约2/3脑瘫宝宝伴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碍,表现为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水平,在认知、学习等方面落后,因脑部损伤累及与智力相关脑区,影响大脑发育与功能。
2.语言障碍:部分脑瘫宝宝存在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延迟、发音不清、语言表达困难等,系脑部病变影响语言中枢正常功能及相关肌肉控制,致语言相关功能异常。
3.视力障碍:有些脑瘫宝宝会出现视力问题,如斜视、弱视、视野缺损等,因脑部病变可能累及视觉相关神经通路或脑区,影响视觉功能正常发育与运作。
4.癫痫发作:约1/3-1/2脑瘫宝宝合并癫痫,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系脑部损伤致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发作类型与表现因个体而异。
温馨提示
若宝宝出现疑似上述症状,家长需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详细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与干预对脑瘫宝宝预后至关重要,应遵循专业医生建议采取合适康复等干预措施,护理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精心照顾宝宝,关注其各方面发展情况,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