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外阴瘙痒的原因包括局部皮肤因素(如阴道分泌物刺激、外阴局部卫生不良)、阴道炎症(如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全身性疾病影响(如糖尿病、肝胆疾病)及其他因素(如过敏反应、衣物摩擦),出现外阴瘙痒需及时就医检查,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以减少发生。
一、局部皮肤因素
1.阴道分泌物刺激:孕妇在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阴道分泌物增多。过多的阴道分泌物若不及时清理,长期刺激外阴皮肤,就容易引起瘙痒。例如,正常妊娠时阴道分泌物会比非孕期增多,但如果分泌物性状异常(如呈脓性、泡沫状等)且量多,对外阴的刺激会更明显。
2.外阴局部卫生不良:孕妇若不注意外阴清洁,汗液、尿液、阴道分泌物等积聚在外阴,也可刺激外阴皮肤导致瘙痒。比如,长时间不更换内裤,或者只用清水简单冲洗外阴而未进行有效的清洁护理,都可能引发外阴瘙痒。
二、阴道炎症
1.霉菌性阴道炎:孕期由于阴道内环境改变,孕妇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会引起外阴瘙痒、灼痛,还可伴有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研究表明,孕期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较非孕期有所增加,这与孕期激素变化导致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有关。
2.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感染可引起滴虫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且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臭味。孕期感染滴虫可能会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等风险,其发病与阴道内环境改变以及毛滴虫对阴道黏膜的刺激有关。
3.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厌氧菌等大量繁殖引发细菌性阴道病,表现为外阴轻度瘙痒,白带增多,有鱼腥味。孕期患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如导致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等,这与阴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被打破有关。
三、全身性疾病影响
1.糖尿病:孕妇若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增高,会刺激外阴皮肤,引起瘙痒。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也会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风险,进而加重外阴瘙痒症状。
2.肝胆疾病:某些肝胆疾病,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导致孕妇体内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引起全身瘙痒,外阴也会受累出现瘙痒症状。该疾病对胎儿有一定风险,如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
四、其他因素
1.过敏反应:孕妇接触某些过敏物质,如化纤材质的内裤、卫生巾、洗浴用品等,可能引起外阴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症状。这种情况下,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持续接触过敏原,瘙痒可能会加重。
2.衣物摩擦:孕期腹部逐渐增大,孕妇行动不便,穿着过紧的内裤或裤子,导致外阴局部长期受到摩擦,也可能引起瘙痒。例如,过紧的牛仔裤等衣物,会使外阴局部不透气,汗液不易散发,刺激皮肤引发瘙痒。
孕妇出现外阴瘙痒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白带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孕妇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以减少外阴瘙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