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可能出现拉肚子症状,其发生机制是新冠病毒侵袭胃肠道黏膜致肠道功能紊乱;在人群差异及特点上,儿童较常见、老人需关注水电解质、有基础胃肠病史者更易出现且要留意,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者也易出现;应对及注意事项方面,一般人群要补水补电解质、清淡饮食,儿童要密切观察精神尿量等,老人需防脱水等并注重温和饮食休息,有基础胃肠病史者要遵清淡饮食并关注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一、拉肚子在新冠感染中的发生机制
新冠病毒可以侵袭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消化吸收功能紊乱等,引发拉肚子等消化系统症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能与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进而进入肠道细胞,引起肠道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使得肠道功能失调出现腹泻等表现。
二、新冠感染导致拉肚子的人群差异及特点
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感染新冠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相对较为常见,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且肠道对病毒的易感性等因素有关;而老年人感染后出现拉肚子,可能还与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相对较弱,以及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老年人出现拉肚子时更需关注水电解质平衡等情况。
不同性别: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男女在新冠感染后出现拉肚子的概率有显著差异,但个体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会影响具体表现。
有基础胃肠道病史人群: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肠炎等的人群感染新冠后,出现拉肚子的可能性相对更高,且症状可能相对更严重或更易反复,因为其胃肠道黏膜本身存在一定损伤或功能异常,在新冠病毒侵袭下更易出现功能紊乱。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规律、经常进食辛辣刺激或不洁食物等人群,感染新冠后更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包括拉肚子,因为其胃肠道环境已受到一定破坏,病毒感染后更易引发肠道功能失调。
三、新冠感染拉肚子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出现拉肚子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让胃肠道得到适当休息。
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出现拉肚子时,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因为儿童脱水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进展较快。可以给儿童提供适量的口服补液盐,饮食以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小米粥等,同时要注意腹部保暖。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拉肚子需格外谨慎,要密切关注是否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补液等治疗,同时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温和、易消化,避免因拉肚子导致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且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重身体负担。
有基础胃肠道病史人群:这类人群出现拉肚子时要严格遵循清淡、易消化饮食原则,密切关注拉肚子的频率、性状等变化,如拉肚子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如剧烈腹痛、发热持续不退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