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和全身症状。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单侧肢体无力麻木、口角歪斜等)、言语功能障碍(失语、构音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短暂记忆力减退等);全身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不同,出现相应症状的风险和表现有差异。
一、急性脑梗死的常见症状
(一)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
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持物掉落、行走时单侧下肢无力拖曳等表现。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运动传导通路,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例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及其传导束受损时,会引起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发生急性脑梗死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且恢复相对较缓慢。
部分患者可出现口角歪斜,这是由于支配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不对称。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血管病变基础使得发生急性脑梗死出现口角歪斜等症状的风险增加。
2.言语功能障碍
表现为失语,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正确表达)、感觉性失语(能发音但不能理解言语含义)等。当脑梗死累及语言中枢及其相关传导通路时,就会出现言语功能异常。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脑血管疾病风险高,言语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还可能出现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这是由于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受损,导致发音不准确。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增加其发生急性脑梗死并出现构音障碍等症状的可能性。
3.认知功能障碍
可出现短暂性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脑梗死影响了相关的脑区,如海马等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就会导致认知功能的改变。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脑功能本身有一定退化,发生急性脑梗死时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可能更明显。有脑血管基础病变病史的老年人,发生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进一步升高。
(二)全身症状
1.头痛
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或血管牵拉等因素引起。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表现为轻度胀痛,有的可能较为剧烈。在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中,发生急性脑梗死伴随头痛的情况相对更易出现。
2.恶心、呕吐
这是因为脑梗死引起颅内压增高或刺激了呕吐中枢等原因导致。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压波动可能加重颅内压变化,从而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在儿童急性脑梗死中,虽然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高度重视其颅内压等情况的监测。
3.意识障碍
严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干等重要部位梗死,导致大脑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无法维持正常的意识状态。在老年人中,本身脑储备功能下降,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时更易出现意识障碍,且预后相对较差。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的老年人,血管病变广泛,发生意识障碍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