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眩晕可由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相关因素引起。心血管系统中,心律失常(快速性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缓慢性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供血不足)可致其;神经系统里,高血压(血压异常升高影响脑部灌注)、颈椎病(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致脑供血不足)会引发;其他系统中,贫血(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致全身供氧不足)、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致代谢加快、心率增快)也可导致。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因不同诱因出现相应情况。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因素
1.心律失常: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异常改变时可引起心悸眩晕。例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研究表明其发作时心房或心室的快速跳动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同时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心悸。而缓慢性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跳动过慢,同样会使心脏向脑部的供血减少,引发心悸眩晕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老年人则多与心脏本身的退行性病变、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相关。
2.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可能会出现心悸症状,同时因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脑部血液灌注不足可引起眩晕。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有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进一步增加。冠心病患者在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容易诱发心悸眩晕发作。
二、神经系统相关因素
1.高血压:血压异常升高时,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做功增加可导致心悸,同时过高的血压会影响脑部血管的灌注压,当脑血管调节功能失调时,会出现眩晕症状。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升高的诱因不同,年轻人可能与精神压力大、长期熬夜等有关,老年人多与动脉硬化等因素相关。女性在围绝经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引发心悸眩晕。
2.颈椎病: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可能压迫颈部的血管和神经。当压迫椎动脉时,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眩晕,同时可能伴有颈部不适、上肢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心悸的表现。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患颈椎病进而出现心悸眩晕。
三、其他系统相关因素
1.贫血: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心脏为了满足机体的氧需求会代偿性加快跳动,出现心悸,脑部缺氧则会引发眩晕。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贫血,儿童可能因营养不良等原因,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也易出现贫血,老年人则可能与慢性疾病导致的失血、造血功能减退等有关。
2.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引起心悸,同时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等症状。不同性别均可患病,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在青春期、孕期等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时期容易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的心悸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