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中风后要立即识别症状、让其平卧并呼叫急救,到达医院后接受医学检查、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康复阶段需在专业指导下训练且注意预防复发,家属要关心照顾老人,关注其心理状态,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识别中风症状:老人中风通常会出现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一旦发现这些表现,应高度怀疑中风,需立即采取行动。
2.让患者保持平卧:将老人放置在平坦的地面或床上,头部稍微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呕吐物要及时清理,避免堵塞气道。
二、尽快呼叫急救
1.拨打急救电话:迅速拨打急救医疗服务电话,如我国的120,向接线人员清晰准确地说明老人的症状和大致位置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快速准备并赶到现场。
2.等待急救过程: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老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情况,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但一般需等待专业人员指导。
三、到达医院后的初步处理
1.医学检查: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中风的类型(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等)和病情严重程度等。缺血性中风通常在发病一定时间内可考虑溶栓等治疗(需符合相应治疗指征),出血性中风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2.病情评估与治疗方案制定: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对老人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缺血性中风,若符合溶栓等治疗时机且无禁忌证,可能会考虑溶栓药物等治疗;对于出血性中风,会根据出血量等情况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等。
四、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
1.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后,会进入康复阶段。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老人的肢体运动能力,如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语言康复训练则针对有言语不清等问题的老人,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帮助恢复语言功能。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属要积极配合,鼓励老人坚持训练。
2.预防复发:老人中风后要注意预防复发。在生活方式方面,要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要戒烟限酒,适量进行运动,如散步等温和的运动方式,但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等。同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五、特殊人群(老人)的温馨提示
老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中风后恢复相对较慢且面临更多风险。在整个过程中,家属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要注意老人的心理状态,中风可能会给老人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要多与老人沟通交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老人的耐受程度逐步进行,避免因训练不当给老人带来新的损伤。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和康复建议,定期带老人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