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症状,可从运动、感觉、言语等多方面体现,运动功能障碍有上肢肩关节下沉等、下肢划圈步态;感觉功能障碍包括浅感觉和深感觉异常;言语功能障碍有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还会有认知情绪改变、吞咽障碍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儿童偏瘫罕见且需结合特点评估处理。
一、运动功能障碍方面
上肢运动异常:患侧上肢通常表现为肩关节下沉、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及手指屈曲,不能主动伸展。例如,患者无法自主拿起杯子喝水,手臂会呈现出一种较为僵硬的屈曲姿态,在尝试运动时,力量明显减弱,难以完成正常的抓握、抬举等动作。
下肢运动异常:患侧下肢往往出现髋关节伸展困难、膝关节不能自主屈曲、踝关节跖屈内翻等情况。行走时可能会出现划圈步态,即行走过程中患侧下肢会不自主地向外划圈,步伐不协调,步幅变小,患者需要用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移动,导致行走速度减慢且步态异常。
二、感觉功能障碍方面
浅感觉障碍:包括痛觉、温度觉等异常。患者可能对患侧身体部位的疼痛刺激或温度变化感知不灵敏,比如用针轻刺患侧皮肤时,患者感觉不如健侧明显,对冷热温度的辨别也可能出现偏差。
深感觉障碍:涉及位置觉、振动觉等。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患侧肢体的位置,在闭眼时难以正确说出肢体所处的状态,对振动的感知也会减弱,例如难以感知患侧肢体在振动状态下的具体情况。
三、言语功能障碍方面
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够理解他人的言语,但自己不能顺利表达,只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字词,且言语不流畅,讲话费力。例如,想表达“喝水”这个意思时,可能只能艰难地吐出部分字词,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述。
感觉性失语:患者表现为听不懂他人的言语指令,但自己能正常发音,不过说出的话语往往没有逻辑,难以被他人理解。比如别人让其拿杯子,患者可能无法领会指令,但自己会发出一些无意义的语音。
四、其他方面
认知和情绪改变:部分偏瘫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还可能伴有情绪异常,如抑郁、焦虑等。这可能与脑部病变影响相关神经区域有关,例如病变累及额叶等与情绪认知相关的脑区时,就容易出现这些改变。
吞咽障碍:一些偏瘫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吞咽食物或口水时不顺畅,容易发生呛咳。这是因为支配吞咽动作的神经和肌肉受到影响,导致吞咽功能失调,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需要特别注意护理,如进食时采取适当体位,选择合适的食物质地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发生偏瘫时,症状可能在表现程度等方面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可能偏瘫症状恢复相对较慢;女性患者在某些激素影响下,可能在康复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其偏瘫症状往往与高血压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与血压控制情况等病史因素有关;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发生偏瘫的风险较高,且发病后的症状表现可能也会受到这些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发生偏瘫较为罕见,多与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症状表现会更需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评估和处理,要格外注重儿童的康复治疗与护理,以最大程度促进其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