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有多种临床表现,皮肤损害是钩蚴侵入皮肤时部分患者出现瘙痒、丘疹、水疱等;呼吸系统症状是钩蚴到达肺部时引起咳嗽、咳痰等;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成虫寄生时的腹痛、腹泻、贫血;还有其他表现如营养不良、异嗜症等,不同人群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不同情况
一、皮肤损害
感染阶段表现:钩蚴侵入皮肤时,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烧灼感,继而出现红色小丘疹,1-2日内变为水疱,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数日后结痂自愈。一般在感染后2-3天内出现,这是因为钩蚴在皮肤内移行,刺激皮肤组织引起炎症反应。不同人群对钩蚴的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长期接触钩蚴污染环境的人群可能因反复感染出现皮肤局部的慢性炎症改变。
二、呼吸系统症状
幼虫移行阶段表现:钩蚴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时,可引起肺部病变。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严重者可出现剧烈咳嗽、喘息。一般在感染后3-15天出现,这是由于钩蚴在肺部移行,导致肺泡及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后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老年人可能基础肺功能较差,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可能更易加重。
三、消化系统症状
成虫寄生阶段表现
腹痛:多数患者有上腹部或脐周隐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钝痛、胀痛或钻顶样痛,疼痛无明显规律,与进食关系不恒定。这是因为钩虫附着在小肠黏膜上,以吸食血液和肠黏膜为食,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不同性别患者腹痛表现差异不大,但女性在生理期可能因身体状态变化,对疼痛的敏感度略有不同。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一般每日2-4次,大便稀薄,呈黏液样或脓血样。严重者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这是由于钩虫寄生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及肠道黏膜损伤,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的人群可能因肠道蠕动相对较慢,腹泻表现可能与其他人群有所不同;有慢性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感染钩虫后可能使肠道症状加重且更难控制。
贫血:是钩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由于钩虫吸血及咬附部位不断渗血,加上患者长期慢性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贫血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表现。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对其身高、智力发育等影响更为明显;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倾向,感染钩虫后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四、其他表现
营养不良:长期慢性失血和消化功能紊乱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减轻、消瘦、皮肤干燥、毛发枯脆等。儿童患者若出现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受影响等;孕妇感染钩虫病出现营养不良,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
异嗜症:少数患者出现异嗜症,喜食生米、泥土、煤渣等,可能与铁缺乏有关,补充铁剂后症状可逐渐消失。但异嗜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与铁代谢紊乱有关,不同人群出现异嗜症的概率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