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脂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头皮等部位表现为红斑基础上覆油腻性鳞屑伴瘙痒发病与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等相关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皮肤镜检查等诊断以减少皮脂分泌抑制马拉色菌抗炎止痒为原则选外用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物等治疗;银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性慢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边界清楚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发病涉及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异常等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皮肤病理改变等确诊轻度外用维生素D3衍生物糖皮质激素等中重度用系统药物光疗等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谨慎选治疗方案避免强效激素优先温和外用药及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等;孕妇治疗权衡收益与风险优先外用药物避免系统用免疫抑制剂等致畸药物;老年患者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关注肝肾功能制定个体化方案并注意皮肤保湿。
一、溢脂性皮炎
1.定义与临床表现:溢脂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皮、面部、胸背部等,表现为红斑基础上覆油腻性鳞屑,伴不同程度瘙痒。头皮部位可出现头皮弥漫性红斑、糠秕状鳞屑,严重时可伴渗出、厚痂甚至脱发;面部常累及眉弓、鼻唇沟等,表现为淡红色斑片伴细鳞屑。
2.发病机制:与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皮脂分泌增多、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也参与发病。
3.诊断方法: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皮肤镜检查等辅助诊断,需与银屑病、玫瑰痤疮等鉴别。
4.治疗原则:以减少皮脂分泌、抑制马拉色菌、抗炎止痒为原则,外用药物可选择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洗剂)等,严重者可考虑系统用药,但需遵循循证医学依据。
二、银屑病
1.定义与临床表现:银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性慢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头皮、肘部、膝部等常见,皮疹边界清楚,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
2.发病机制:涉及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周期缩短,同时遗传因素、感染、精神紧张等环境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3.诊断方法: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皮肤病理改变等确诊,需与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鉴别。
4.治疗原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轻度银屑病以外用药物为主,如维生素D3衍生物(卡泊三醇)、糖皮质激素等;中重度银屑病可选用系统药物(如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等),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及循证医学规范。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银屑病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可优先选择温和的外用药物及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等非药物干预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2.孕妇患者:孕妇银屑病治疗需权衡治疗收益与胎儿风险,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如外用药物为主,避免系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可能致畸的药物。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银屑病治疗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系统用药时需关注肝肾功能等,选择药物时综合考虑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皮肤保湿,减少瘙痒等不适对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