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发病与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年龄、肥胖等因素相关,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临床表现,可通过超声、宫腔镜、病理检查诊断,无症状小息肉可观察,有症状或大息肉需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治疗及注意事项不同,育龄期女性影响受孕需评估受孕时机,绝经后女性有恶变风险要积极处理,肥胖女性治疗后需控体重降低复发几率
一、定义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蒂长短不一。
二、发病因素
1.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雌激素刺激可使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息肉,例如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等情况,可能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发生风险。对于有此类激素相关暴露因素的人群,需密切关注自身状况。
2.炎症刺激: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如阴道炎、宫颈炎等蔓延至子宫内膜,可引起子宫内膜息肉,比如一些患有慢性宫颈炎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女性,炎症长期存在可能诱发子宫内膜息肉。
3.其他因素:年龄是一个相关因素,多见于35岁以上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风险有上升趋势;肥胖也是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女性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代谢,从而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几率。
三、临床表现
1.异常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等。例如有些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原本规律,但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或者两次月经之间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的情况。
2.不孕: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干扰受精卵着床,从而导致不孕,对于有生育需求且长时间未孕的女性,需考虑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能。
3.其他:少数患者可能有白带增多,或者伴有异味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初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子宫腔内的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但超声检查有时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2.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等,还可以在宫腔镜下进行息肉的活检,明确其性质。
3.病理检查:通过对宫腔镜下取出的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明确息肉是良性还是有其他病变情况,这对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五、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
1.治疗方式: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有时可暂时观察,因为部分息肉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对于有症状的息肉或较大的息肉,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等。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
育龄期女性:如果有生育需求,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影响受孕,在治疗后需要根据恢复情况评估受孕时机等。比如术后需要一定时间让子宫内膜修复,要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备孕相关的监测等。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患子宫内膜息肉有一定恶变风险,所以一旦发现需要积极处理,并且要密切关注术后恢复及有无复发等情况。
肥胖女性:肥胖女性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后,需要注意通过合理饮食、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因为肥胖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及复发等情况,比如体重控制良好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