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密切相关病因包含HPV感染、生活方式及病史因素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接触性阴道流血等中晚期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筛查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诊断靠阴道镜及病理活检等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预防可通过接种HPV疫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定期进行妇科体检。
一、定义与基本概况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不同年龄女性发病风险有差异,青春期后女性因性行为等因素易受HPV感染影响患病概率,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二、病因相关因素
1.HPV感染: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持续感染是首要病因,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引发癌变,性生活开始早、性伴侣多等情况会增加HPV感染风险。
2.生活方式因素:吸烟会削弱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清除HPV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子宫颈癌发病几率;长期不洁性生活或不注意个人卫生也可能促进疾病发生。
3.病史因素:既往有HPV感染病史且未有效清除病毒者,子宫颈癌发病风险较无感染史人群明显升高;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因自身抵御病毒能力弱,更易受HPV侵袭引发癌变。
三、症状表现
1.早期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少量接触性阴道流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稍增多但无特殊气味。
2.中晚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阴道不规则流血加重,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阴道排液增多且可为白色或血性,伴有腥臭气味;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晚期还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衰竭表现。
四、筛查与诊断
1.筛查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通过采集宫颈细胞进行涂片镜检,可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30-65岁女性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TCT筛查。
HPV检测: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与TCT联合筛查可提高检出率,每5年联合TCT和HPV检测一次。
2.诊断手段:阴道镜检查可观察宫颈病变部位,对可疑部位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子宫颈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细胞的癌变情况以确定分期等。
五、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根据肿瘤分期等选择不同术式,如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可直接切除病灶。
2.放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中晚期患者常采用放疗,可单独使用或与手术、化疗联合应用,通过射线杀灭癌细胞。
3.化疗:多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综合治疗,可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常与手术、放疗配合使用。
六、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HPV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可分别预防不同亚型HPV感染,适龄女性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种。
2.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过早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注意性生活卫生。
3.定期体检: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TCT、HPV检测等项目,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有HPV感染病史、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人群更需密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