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无固定范围,多数超37.3℃,部分达38℃及以上,重症者可能体温不升;儿童易体温快速上升,需关注并物理降温等;成人中青年症状稍轻,基础病成人需留意;老年机体衰退,病情变化快,表现不典型,易诱发基础病加重;发烧持续3-5天,多数如此,也有更长,还常伴其他症状,严重伴随症需立即就医。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的常见体温范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发烧的体温并没有固定的一个特定数值范围,但多数患者会出现37.3℃以上的发热情况,部分患者体温可达到38℃甚至更高,有些重症患者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甚至低于正常体温范围(36℃-37℃),不过这相对较少见。一般来说,多数患者以中低热为主,即体温在37.3℃-38℃左右较为常见,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
二、不同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一)儿童人群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烧情况有一定特点,通常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可能在感染后更容易出现体温快速上升的情况,而且儿童发烧时可能还会伴随其他表现,如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等。对于儿童,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过高可能会引发惊厥等情况,所以当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发烧时,需要更谨慎地观察和护理,优先采用非药物的物理降温等方式,如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但要避免过度擦拭导致儿童不适,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因为发烧会使儿童体内水分丢失增多。
(二)成人人群
成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烧,一般中青年患者可能发烧时全身症状相对儿童等人群稍轻一些,但也有个体差异。成人发烧时如果体温不是特别高,在38.5℃以下,可以先通过多休息、多饮水等方式来观察体温变化。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发烧时需要更加留意体温变化以及基础病的控制情况,因为发烧可能会对基础病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发烧可能会加重心血管负担等,所以这类患者如果发烧需要更密切监测身体状况。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烧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烧时可能病情变化较快。老年患者发烧时可能临床表现不典型,有的可能体温升高不显著,但病情却较为严重。同时,老年人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发烧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发生。所以对于老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发烧的患者,需要加强护理,密切监测体温以及身体各方面的状况,一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的其他相关情况
(一)发烧持续时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烧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多数患者发烧会持续3-5天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发烧时间可能会更长,例如一些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或者合并有其他复杂情况的患者,发烧持续时间可能会超过一周。不过总体来说,大部分患者经过对症处理等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
(二)发烧伴随症状
除了单纯的发烧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乏力、咽痛、鼻塞、流涕等。如果发烧同时伴随呼吸困难、胸痛、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需要高度警惕病情加重,可能发展为重症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