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有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等情况,一般反应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多数2-3天消退)和全身低热等(1-2天缓解);异常反应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需急救)、神经系统反应(发生率低);特殊人群中儿童局部和全身反应发生率可能较高,老年人不良反应风险增加且恢复较慢,孕妇一般不建议接种,特殊情况需医生评估风险并密切观察反应
局部反应:接种后24小时左右可能在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一般红肿直径在2.5cm以下为弱反应,2.6-5cm为中反应,5cm以上为强反应,多数情况下2-3天可自行消退。这是因为疫苗作为一种异物刺激机体局部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所致。对于儿童来说,皮肤相对娇嫩,局部反应可能相对更敏感一些,但多数可自然恢复。
全身反应: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1-38℃,少数人可能出现中度发热,体温38.1-39℃,个别会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发热通常在接种后1-2天出现,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产生免疫应答的一种表现,是身体在识别外来抗原后启动的正常生理反应。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发热时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可通过适当松解衣物等物理方式降温。
异常反应
过敏性皮疹:较为少见,一般在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等皮疹样改变。这是机体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发生过敏反应,属于Ⅰ型超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性皮疹,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抗过敏治疗。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接种乙脑疫苗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以便医生评估接种风险。
过敏性休克:极其罕见但后果严重的异常反应,通常在接种后数分钟内发生,表现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立即就地抢救,注射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有严重过敏史的人群禁止接种乙脑疫苗,在接种后需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反应:如接种后出现头痛、头晕、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虽然发生率极低,但也需引起重视。神经系统反应可能与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影响神经系统有关。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接种乙脑疫苗需要谨慎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情况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对疫苗的反应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后,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但多数为轻中度反应。在接种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等严重情况需及时送医。同时,儿童的皮肤较薄,局部反应可能更明显,家长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也有所下降。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相对增加,尤其是在出现全身反应时,恢复可能相对较慢。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接种疫苗后要更密切监测自身状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转归。
孕妇:孕妇接种乙脑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相对较少,但由于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疫苗对胎儿的影响需要谨慎考虑。一般不建议孕妇接种乙脑疫苗,若有特殊情况需要接种,必须在医生充分评估风险后进行,并且要密切观察孕妇接种后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