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与非典病毒在病原体、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表现、重症率与死亡率等方面存在差异。病原体上同属冠状病毒但具体特性有别;流行病学上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较强、范围和速度有特点,非典病毒传播有自身方式;临床症状上新型冠状病毒有不典型症状,非典病毒起病急有典型表现但重症都严重;重症率与死亡率上两者在不同情况有差异,总体都威胁人类健康。
一、病原体方面
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基因组特征与SARSr-CoV有明显区别,其刺突蛋白上有与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的结构域,易感染人体细胞。
2.非典病毒(SARS冠状病毒):也是β属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科,但基因序列等存在差异,其传播和致病机制也有自身特点。从病原体角度看,两者虽同属冠状病毒,但具体病毒特性有别,这为后续的病情发展等奠定了基础。
二、流行病学特点
1.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较强,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在人群中容易造成快速传播,尤其在人口密集、通风较差等环境中传播速度更快,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感染,传染源包括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等。
2.非典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相对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稍慢一些,但其传染性也较强,不同年龄段人群可感染,传染源主要是SARS患者。从流行病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等方面与非典病毒有差异,这会影响到疫情的波及范围等情况。
三、临床症状表现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低热、乏力等,而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表现。
2.非典病毒: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等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同样可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表现。在不同性别上,症状表现差异相对不明显,但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患者感染后病情进展往往更快,病情相对更重。比较两者临床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的不典型症状如嗅觉味觉减退等是其特点,而非典病毒感染主要以发热、呼吸道症状等较为典型,但重症表现都较为严重。
四、重症率与死亡率
1.新型冠状病毒:总体人群的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对非典病毒有所不同,在全球大流行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感染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有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群、有基础疾病人群等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儿童等相对较低,但总体而言,其重症率和死亡率处于一定范围。
2.非典病毒:在当时的疫情中,总体的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对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稍高一些,但不同地区数据也有差异,比如一些地区非典患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有特定数值。综合来看,不能简单判定哪个更严重,需结合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等多方面因素,总体而言,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过程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传播和影响特点,与非典病毒在重症率、死亡率等方面有不同表现,但都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