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是外阴瘙痒常见原因,不同类型病因不同,一般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针对不同类型阴道炎有相应处理要点,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有特别提示,需根据各自情况谨慎处理及护理。
一、明确阴道炎外阴瘙痒的常见原因
阴道炎是导致外阴瘙痒的常见原因,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病因有所差异。例如,细菌性阴道炎多与阴道内菌群失调有关,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可经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二、一般处理措施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注意,尤其对于儿童,要勤换棉质内裤,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清洗时要从前向后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青春期女性和成年女性也需每日用温和的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以免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
生活方式: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内裤,洗净的内裤要在阳光下晾晒,利用紫外线起到杀菌作用。
2.避免搔抓
无论哪个年龄段,搔抓外阴都会加重瘙痒症状,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看管,避免其搔抓外阴;成年女性要尽量克制搔抓的冲动,如果瘙痒难以忍受,可以轻轻拍打外阴来缓解。
三、针对不同类型阴道炎的处理要点
1.细菌性阴道炎
对于有症状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如甲硝唑等,但需遵循相关用药原则。非药物干预方面,要注意维持阴道正常菌群,避免滥用抗生素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的行为。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若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等。对于有复杂因素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妊娠女性用药需谨慎,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如广谱抗生素等可能诱发该病的药物。
3.滴虫性阴道炎
治疗上可选用甲硝唑等药物,性伴侣也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要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在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通过公共设施间接传播,如使用公共浴池时要自带洗浴用品等。
四、特殊人群的特别提示
1.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患阴道炎外阴瘙痒时,要格外谨慎。因为此时用药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评估下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法。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阴道炎外阴瘙痒。这类患者首先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预防和治疗阴道炎外阴瘙痒的基础。在治疗阴道炎的同时,要严格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等管理方案,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并且要注意外阴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定期复查阴道炎的情况以及血糖情况。
3.儿童
儿童患阴道炎外阴瘙痒时,家长要引起重视。要带孩子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等情况进行处理。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教育儿童不要用手搔抓外阴,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局部清洁等护理措施,同时要检查是否存在阴道异物等情况,因为儿童可能会将异物塞入阴道导致感染引发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