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轻型全身和局部症状轻微,普通型起病较缓有中度咽痛和假膜,重型全身症状严重、假膜扩大,极重型起病急骤、有严重并发症;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可能更严重、病情变化快,老年人恢复慢且易出现并发症,孕妇用药需谨慎,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重且易反复感染;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会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恢复,应戒烟戒酒保证睡眠,环境卫生差易导致病菌传播,患者居住房间要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一、咽白喉症状概述
咽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不同类型,各类型症状有所差异。
二、症状表现
1.轻型
全身症状较轻微,可出现轻微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症状主要为咽痛,检查可见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灰白色假膜,假膜局限于扁桃体,易拭去,不引起出血。
2.普通型
起病较缓,全身不适、乏力、食欲缺乏、轻度头痛、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咽痛明显,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灰白色或乳白色大片假膜,假膜可蔓延至腭弓、悬雍垂及咽后壁,假膜不易拭去,强行剥离可引起出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3.重型
全身症状严重,高热、面色苍白、极度乏力、恶心呕吐、脉搏增快,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咽痛剧烈,假膜迅速扩大,可波及鼻咽部、喉部及口腔黏膜,假膜厚,呈灰白色、黄色或黑色,周围组织明显红肿。颈部淋巴结肿大,周围组织水肿,形成“牛颈”。
4.极重型
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有高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假膜广泛且呈黑色,扁桃体及咽部高度肿胀,可阻塞呼吸道。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还可能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三、特殊人群情况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咽白喉后症状可能更为严重,病情变化较快。儿童患者可能因咽痛而拒绝进食,家长要注意保证其水分和营养摄入。同时,儿童可能因高热出现惊厥等情况,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升高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法,避免低龄儿童使用某些可能有不良反应的药物。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患咽白喉后恢复相对较慢,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可能会因咽白喉导致原有病情加重。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和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3.孕妇
孕妇感染咽白喉不仅自身健康受到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孕妇用药需谨慎,很多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治疗时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利于病情恢复。
4.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感染咽白喉后病情往往较重,且容易出现反复感染。这类人群要加强防护,避免接触感染源,一旦出现咽白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规范治疗。
四、生活方式影响及应对措施
1.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咽白喉的风险。患病后,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病情恢复。患者应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
2.环境卫生
生活环境拥挤、通风不良容易导致白喉杆菌传播。患者居住的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定期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