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和脑萎缩后期会带来多种严重后果,包括认知与精神障碍(如痴呆、精神行为异常)、运动与平衡障碍(如肢体瘫痪、平衡与协调能力丧失)、语言与吞咽障碍(如语言功能丧失、吞咽困难),进而导致日常生活与社交能力丧失(生活自理和社交隔离),针对特殊人群也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人需家属关注身体状况并给予照顾,儿童患病要密切观察、选合适治疗康复方案,有基础疾病者要严格控病、注意生活方式。
一、认知与精神障碍
1.痴呆:脑梗塞和脑萎缩后期,大脑神经元大量受损、丢失,导致大脑功能严重衰退,会引发血管性痴呆或混合性痴呆。患者记忆力严重减退,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难以学习新知识,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能力逐渐丧失。随着病情进展,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如穿衣、进食、洗漱等基本生活技能也难以完成。
2.精神行为异常:大脑神经递质失衡以及脑功能紊乱,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还可能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有些患者会变得烦躁不安、易激惹,经常无故发脾气;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淡漠、退缩,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二、运动与平衡障碍
1.肢体瘫痪:脑梗塞导致脑部血管堵塞,相应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脑萎缩使脑实质减少,影响运动神经传导通路,患者会出现肢体无力、瘫痪。严重时完全丧失自主运动能力,长期卧床。这不仅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还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平衡与协调能力丧失:小脑及相关运动调节中枢受损,患者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严重下降,站立和行走困难,容易摔倒。这增加了骨折等意外伤害的风险,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三、语言与吞咽障碍
1.语言功能丧失:大脑语言中枢受损,患者会出现失语症。表现为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听不懂他人的话语,阅读和书写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使得患者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严重受限,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2.吞咽困难:吞咽反射相关的神经和肌肉功能障碍,患者吞咽时容易发生呛咳,导致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长期吞咽困难还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影响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四、日常生活与社交能力丧失
1.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由于认知、运动、语言等多方面功能障碍,患者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依赖他人照顾。这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包括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2.社交隔离: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使患者难以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减少,逐渐被社会隔离。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形成恶性循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发生脑梗塞和脑萎缩后期严重后果的风险更高。家属应更加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定期带老人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老人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
2.儿童:儿童患脑梗塞和脑萎缩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巨大。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和康复训练方案,避免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3.有基础疾病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脑梗塞和脑萎缩的风险较高。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基础疾病,定期服药,定期复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控制,减少盐、糖和脂肪的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